166
0.0
HD中字
大迁徙
0.0
上映时间:02月20日
主演:亚历克·鲍德温
简介:

  第1集:千里跋涉 Born To Move
  每天地球上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动物加入迁徙行列,不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牠们是动物界的浪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飘泊的命运。从最小的蝴蝶到最大的牛羚,这些旅者的生存取决于随时上路的能力。本集走访全球拍摄四种惊人的动物迁徙过程:抹香鲸一辈子会游超过一百万哩;红蟹每日与骇人障碍搏斗;帝王蝶四个世代横跨大陆的接力赛;和牛羚每年勇闯鳄鱼阵的迁徙。国家地理频道《大迁徙》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现这些壮丽、惊人又极具启发性的故事。耗费三年制作,遍及全球并以尖端技术拍摄,呈现了生死奋斗与重生的故事,这是世上最感人的故事。
  第2集:繁衍生息 Need To Breed
  每天地球上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动物加入迁徙行列,牠们不顾一切进行一件无比重要的事,那就是创造和养育宝贵的下一代。福克兰群岛的岩岸上,哥斯达黎加与澳洲的密林里,苏丹南部的荒凉草原上,皆有无数动物为求生存,延续物种,冒险展开永无止境的迁徙。
  第3集:分秒必争 Race To Survive
  大迁徙已经展开,在变换的季节和气候驱使下,无数动物每天都必须前进,否则就会死去。牠们必须及时抵达目的地,开始繁殖、进食或只是单纯地求生存。从北极浮冰到波札那盐沼,数兆生物被迫展开旅程,努力争取自己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从海象到鲸鲨,从斑马到红毛猩猩,从叉角羚到浮游生物,所有动物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
  第4集:觅食求生 Feast Or Famine
  生物出于饥饿进行迁徙,规模往往浩大。天天有无数生物为了寻找更青翠的牧野而迁移,例如微小的浮游生物,稀有的沙漠象,掠食性白头海鵰,会发光的水母,贪食的大白鲨,还有灵敏的游隼。有无数生物不断成群迁移,共同努力求生存。
  第5集:迁徙科学 Science of Migrations
  动物的行为常令科学家又是迷惑又是讶异。拜科技之所赐,科学家现在得以前往过去不曾涉足之地,以全新视野,巨细靡遗地观察这些现象。本集节目将让观众了解,科学家如何利用最先进的追踪技术,了解这些动物的迁徙;大至象鼻海豹,小至帝王蝶,南来北往的过程,通通呈现观众眼前。除此之外,这一集节目还能让观众了解,科学家如何透过手机简讯,拯救濒临绝种的动物;运用数学运算模型也许能预测出一群动物生存机率。
  第6集:幕后花絮 Behind the Scenes
  全由国家地理频道人员组成的大迁徙小组共花了三年,制作这一系列节目。小组成员行遍七大洲,共一百二十国,总长670,000公里。最后终于得以将这一野心勃勃的节目,透过电视,呈现在观众眼前。透过大迁徙系列节目可看到国家地理频道制作小组所投注的心力(他们也像动物一样到处迁徙!),为的就是将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上,有关移动的精彩故事,带到观众面前。

166
HD中字
大迁徙
主演:亚历克·鲍德温
648
0.0
HD中字
动物的末日
0.0
上映时间:02月20日
主演:Peter Ward,Craig Chesner
简介:

  世界末日!?好莱坞大片!?科幻!?虚构!?想象!?
  很遗憾,这个系列里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历史(虽然不是100%准确).
  世界末日具体发生了多少次是难以考证的,节目中仅仅是历史上规模比较大的五次.
  也许你认为这个系列的三维动画不够精致,但这并不重要(毕竟不是电影).
  关键是画面传达出了一个真实的声音—永恒不过是一个美妙的谎言...
  最伟大的太阳也有暗淡的一天,何况阳光所创造的我们(万物)...
  天文级数量的生命成为历史的过客,甚至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面对过去的火山爆发,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些历史的选择...
  现在的我们能否承受这些厚重的考验,得到通往新世界的钥匙呢!?
  第六次世界末日什么时候到来!?
  现在有迹象表明,我们离它越来越近了...
  生物多样性极具减少,气候平衡渐渐被打破(最近的天灾是不是越来越多了)...
  历史的选择又要来了么?不,和过去不同,这次它并不想主动出现...
  而是被我们(人类)邀请出来的...而且邀请的态度越来越诚恳,它快要动心了...
  世界末日会持续多久!?
  世界末日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事件,连恐龙这种极端的例子也持续了近一年.
  也许今天,此时此刻已经处在世界末日的前奏里了,只不过是你没察觉到罢了.
  说不定要过几十,几百,几千,上万年才能那么明显!
  人定胜天?
  表面上我们(人类)似乎已经达到能为所欲为的程度了,但真正和上天较量时我们必败无疑...
  可能有一小部分人能幸运地活下来,但不知道能不能背负得起重头再来的觉悟...
  生命个体间的不公平的确是事实...
  不过约束生命的所有规则却是公平的...
  下至卑微的微生物,上至尊贵的人类,美丽的事物,丑陋的事物都不是可以绝对存在的条件.
  正义的道德,邪恶的道德也不是绝对能获胜的标准.
  适者生存就是唯一规则.
  与时间赛跑的比赛里所有事物终归会倒下,但我们能走得更远么!
  动物末日 第一集:死光
  四亿五千万年前的地球,是个生气勃勃的水世界,充满奇特美妙的生物,是个海洋乐园。但是一个太空杀手正朝着地球方向飞来了,整个地球史上的历次大灾难造成多次集体灭绝。不过每一次所有物种似乎免不了要完全灭绝时,大自然都以了不起的适应能力恢复回来。这些集体灭绝是地球残暴历史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我们未来的一个章节。谁能生存,谁会灭绝?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现在请见证地球史上的第一次集体灭绝,动物末日里的死光…
  动物末日 第二集:人间地狱
  地球核心深处冲出了一个杀手,它喷出的岩浆超过有史以来所有火山喷发的岩浆总和,这种无情的攻击可能会消灭掉一切生命,但是我们的祖先最原始的两楼动物,拚命做出了演化史上最戏剧化的跃进。整个地球史上的历次大灾难造成多次集体灭绝,不过每次所有物种似乎难逃完全灭绝时,大自然都以了不起的适应能力恢复回来。这些集体灭绝是地球残暴历史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我们未来的一个章节,谁能生存?谁会灭绝?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现在来看看地球史上一次最惨烈的集体灭绝,动物末日里的人间地狱。
  动物末日第三集:大灭绝
  什么事会让地球上的生物灭绝?杀光所有生命?把整个世界变成一片死寂的荒地?两亿五千万年前,差点就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是史上有纪录以来最大一次火山爆发造成的结果。我们的地球是寒冷黑暗的宇宙里一座保卫生命的堡垒,但是当时只有死亡,只留下少数物种重新开始。这是地球生物经历过最严重的大灾难,谁能熬过动物末日的动物大灭绝呢?
  动物末日第四集
  两亿年前,炽热的岩浆,让人窒息的高温,还有毒气。把地球猛然推到灭绝边缘,所有生命都得不到赦免,我们的地球能存活下来吗?还是会变成不毛之地,完全没有生命存在?地球的未来依靠屈指可数的几种原始动物,牠们适应不了就会灭亡,请见证地球是怎么被扼杀的。请看动物末日
  动物末日第五集:动物大灭绝
  6500万年前,恐龙称霸地球。接着来自外层空间的杀手威胁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未来,包括已经称霸地球超过一亿五千万年的恐龙,这此集体灭绝是地球残暴历史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我们未来的一个章节。现在请见证大灾难第一天,从来没有人看过的情况,这场灾难迫使地球上所有物种都得挣扎求生,就连强大的恐龙也不能幸免。你即将要体验地球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24小时,动物末日的动物大灭绝
  动物末日第六集
  你即将见证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世界诞生的过程,可怕的外星攻击燃起烈火,世界浴火而生,这是地球生命史上最大一则不曾述说的故事。从水灾到火灾,从饥荒到自相残杀,灾难一个接一个降临地球。有如圣经记载的灾害的前兆,跟"出埃及记"提到的一样,统治阶级会被打倒,释放了曾经是它们弱小的猎物,地位低微的哺乳类让它们建立自己的王朝,现在你即将要体验恐龙王国可怕的末日,从天而降的恐慌,就在
  动物末日第七集:火与冰
  74000年前,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引发了全球大灾难,摧毁了八干平方英里的青翠森林。阳光被遮挡了十个月,造成全世界气温骤降,我们的祖先第一批智人,差点就在这次火山寒冬里灭绝。这是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诉说了人类几乎灭绝的一章,”动物末日”里的火与冰
  第八集
  如果让恐龙灭绝的小行星,今天撞击地球会怎样呢?所有植物都会灭绝,动物全都绝种了,人类也全绝种了。建筑物也没了,什么都没有了。小型撞击一直不停发生,大概一年一次,大气上层都会发生,威力相当于一颗**的撞击,科技能够拯救我们吗?还是我们注定要接受跟恐龙一样的命运?

648
HD中字
动物的末日
主演:Peter Ward,Craig Chesner
799
0.0
HD中字
国家地理世界致命动物:太平洋
0.0
上映时间:02月20日
主演:未知
简介:

  我们居住的世界充满各式各样的动物,这些动物为了生存不断地演化,适应环境的挑战,从生存竞赛中脱颖而出。国家地理频道《世界致命动物》节目,将介绍八个地区的菁英动物,牠们分布在亚洲、亚马逊雨林、中美洲和亚太等地区。每集都以高超的拍摄技巧和手法,拍下令人叹为观止的动物行为。本系列节目旁白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巨细靡遗地介绍动物的致命杀伤力。
  动物杀手:印度篇
  没有几个国家像印度这样幅员辽阔,或人口众多。贫瘠的沙漠、茂密的森林和崎岖的山脉,都栖息着各种动物杀手。在这里你无法以动物的体形大小,来判断它们安全与否。它们全都发展出各种妙计捕猎,凭着求生技巧茁壮成长。
  印度是全球最古老文化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是一个严峻的国度,严峻的天气,严峻的人口数字,严峻的野生动物。这里无法从动物的大小判断危险或安全与否,有些动物还没有手掌大,有的动物关也关不住,但全部发展出各种秒计来捕猎,御敌,杀戮。这些动物引人瞩目,不同凡响,而且危险,准备面对面迎接印度十二煞。
  动物杀手:亚马逊篇
  亚马孙河流域的丛林回荡着各种生物的叫声,这些生物为了生存相互竞争,其中包括利用毒液捕食小型哺乳动物的扁斑奎蛇、会将尸体吃到剩下骨头的食人鱼、身长达16尺的凯门鳄、在中南美洲造成最多人死亡的矛头蝮、绰号叫巴西吸血鬼鱼的寄生鲶、只吸食鸡和牛血液的吸血蝠、可产生强力电流的电鳗、遭威胁时会发动猛烈攻击的白唇猯猪、皮肤可分泌剧毒的箭毒蛙、体型有成年人类一半的角雕,以及咬人最痛的子弹蚁。
  动物杀手:亚洲篇
  从北极延伸到热带,亚洲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大陆,居住人口最多,生活环境困苦。此地的动物为了求生存而演化出超强的适应力。例如亚洲黑熊、北极熊、眼镜蛇、白唇蝮蛇、北美灰熊、老虎、咸水鳄、攻击性强的无螫蜂、野猪、尖吻蝮蛇、山栋蛇、大黄蜂等等。
  动物杀手:非洲篇
  非洲的野生大地上住着各种奇异的动物,它们每天都要面对生死激战。这之中,又有十二种动物精英,个个身怀掠食绝技,出手不凡。从北边的撒哈拉沙漠、南边的苍翠平原,到浩瀚的尼罗河,这些动物到底有什么必杀本领?我们将一探究竟。我们不仅要探究这些动物如何在物竞天择的演化法则中生存下来,还会请亲身经历动物追杀的人现身说法。
  非洲是野生动物的战场,古老的巨兽是潜行捕猎者,它们凶残无比地掠食动物,在此抗争和生存,但在这些物种当中,由十二种动物称霸,这些掠食动物敏捷、有力、凶残,准备和非洲十二凶煞面对面吗?国家地理频道的“动物杀手:非洲篇”将为您展现。动物也有黑社会,不信?看看 “十二凶煞”是如何称霸非洲的吧。
  动物杀手:北美篇
  在北美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高山水下还是丛林深处,大自然都洋溢着勃勃生机。然而,这里同样弥也漫着死亡的气息,危险无处不在。杀戮的游戏随时都可能上演。因为,这里有着北美洲十二种最致命的动物,他们就是所有噩梦的主角,凶残的刽子手。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北美十二金刚的隐秘世界。
  动物杀手:中美篇
  中美洲那里有耸立在杳无人烟雨林的历史遗迹,以及蠢蠢欲动的大地,此地的荒野住著大量致命动物,他们从树冠层纵身跃下或纵深海冒上来,鬼祟又狡猾地跟踪猎物,以剧毒利器……和蛮力大开杀戒,请和中美洲动物杀手面对面。
  动物杀手:澳大利亚篇
  澳洲是一块独特的大陆,这里住著数十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杀手动物,有些难以被人察觉,有些则令人难忘,但他们全懂得利用巧妙的方法猎食、自保及猎杀。有时我们会闯入他们的地盘,结果因为太靠近他们而送命。现在我们要介绍澳洲十二煞。
  动物杀手:亚太篇
  这地区的面积是欧洲的7倍,其范围横跨两大洋,绵延1万4千公里,受温暖的热带海域影响,拥有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以及奇异的动物,这里是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拥有的陆生与水生动物杀手。种类位居全球之冠,其中有些我们很熟悉,有些则极少人见过,但他们全都拥有高明猎食本领及自保本领,我们将深入丛林和草原,并潜入礁脉与亚太地区的动物杀手打照面。
  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人口最稠密的洲陆。人类在这里与最惊人的动物争夺生存空间。西伯利亚和太平洋热带海域有强壮的大型掠食动物,亚洲草原和湿地上有古老有鳞生物,地面上有蛇,树上有狡猾的猴子,其中最让人佩服的是最大陆生食肉动物北极熊。本片将带领观众了解这些动物如何猎食和自卫。

799
HD中字
国家地理世界致命动物:太平洋
主演:
1
0.0
HD中字
红色翅膀:火烈鸟故事
0.0
上映时间:02月20日
主演:扎布·布雷特曼,Mariella Frostrup
简介:

  一部关于火烈鸟生活周期的自然纪录片,影片拍摄于坦桑尼亚北部的纳特龙湖。
  在一个遥远且被人遗忘的野外,还存在着大自然最后的伟大杰作:数百万有着红色翅膀的的火烈鸟正展开双翼,经历着出生、成长和死亡的生命旅程。
  影片中有着太多此前从未被摄影机记录过的雄伟影像,并且记录了这群濒临灭绝的稀有生物是如何为了生存而抗争的。
  ◎花    絮
  「Disneynature」荣誉呈献首套大型生态记录片,带你走进人类鲜有踏足的神秘境,透过凌厉壮阔的形象,以及娓娓动人的配乐,揭开非洲红鹤的身世之谜。这部纪录片是在坦桑尼亚的纳特龙湖拍摄的,在坦桑尼亚北部与肯亚交界处的湖泊,位于阿鲁沙西北面113公里的东非大裂谷。湖长56公里,宽24公里,有盐、苏打、菱镁矿等矿藏。湖水温暖,成为大裂谷红鹳理想的繁殖场所。在纳特龙湖及周边水域,共生活着400万只火烈鸟。
  在非洲坦桑尼亚北部的大裂谷中,座落不同的火山与湖泊,其中的立顿湖因为独特的地质环境成为红鹤鸟理想的繁殖场所。红鹤鸟的羽毛只有在繁殖期间,才会转成鲜红色;牠们为了孕育下一代,历尽艰辛、万里迁移,生生不息,构成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生命蓝图。
  红鹤鸟的数目因近年受到环境污染与大量猎捕,几近灭亡边缘,迪斯尼《天翅奇迹》为红鹤鸟留下珍贵的影像纪录,藉此唤起关注的声音。
  为了拍摄影片,制作者在Natron湖边居住了14个月。
  这是动物界最神奇的一个群体。坦桑尼亚北部的纳特龙湖水的咸度超过死海,可是在这个湖边聚集了大量火烈鸟,其数目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它们的筑巢之地如此偏远和荒凉,以至于直到1959年欧洲一个鸟类专家才发现这片充满毒气的鸟类栖息地。这种玫瑰色的火烈鸟属于6种普查鸟类中人们知之甚少的那一种,它们是最富有色彩、最神奇也是异常漂亮的鸟群。

1
HD中字
红色翅膀:火烈鸟故事
主演:扎布·布雷特曼,Mariella Frostrup
861
0.0
HD中字
凝视深渊
0.0
上映时间:02月20日
主演:沃纳·赫尔佐格,Jason Burkett,Michael Perry,Jeremy Richardson,Adam Stotler,Sandra Stotler
简介:

  故事的主题是关于“死刑”:他采访了死刑服刑人员、警察、受害者的家人,影片冷酷而阴郁,它逼我们面对这一道德模糊的领域。而从影片的片名,我们也不难看出赫尔佐格借此“凝望人类灵魂深渊”的目的,这应该让电影与传统的探讨死刑的纪录片有所不同。
  幕后制作
  68岁的德国导演赫尔佐格在美国采访了多名等待行刑的死刑犯人,拍摄成纪录片《凝望深渊》。赫尔佐格说:“人不应该被你的国家处死,这件事一点争论的余地都不存在……我认为惟一的例外是战争状态。”
  “美国有34个州仍存在死刑判决,其中16个州目前仍可执行死刑。执行方式是致命药物注射,仅犹他州仍有枪决。作为客居美国的德国人,我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我尊重但不赞同美国的死刑。”
  维纳·赫尔佐格的四章节纪录片《深渊》,每一章的开头都重复这句画外解说。画面内,镜头扫过空无一人的刑前羁押室铁栅栏,扫过墙边长桌上的烛台和圣经,再经过一小段走廊进入行刑室,让观众看那张空荡荡的注射床。
  接受过赫尔佐格第一次采访后六个星期,死囚詹姆斯·巴恩斯写信给赫尔佐格,暗示他将再供出自己犯下的两件命案。他后来确实招供。“他们的罪行是凶恶的怪兽,但他们并不是怪物,就是人。”赫尔佐格这样形容自己拍摄《死囚》的态度。
  201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的几处死囚监狱,这位时年68岁的德国导演采访了多名等待行刑的死刑犯人。其中名叫迈克尔·佩里的死囚,在接受他的采访拍摄8天后被执行死刑。他们基本都经历了持续数年甚至更久的上诉、补充证据、复核之类程序,甚至有的多次被下达了执行令,又都撤回。除了佩里,其他受访者直到影片首映时仍活着。
  以佩里为主要人物的纪录长片《深渊里》,2010年9月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11月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展映。另外的5名囚犯分别成为4部纪录短片的主角,2011年2月14日在柏林电影节的特别放映单元首映。
  赫尔佐格在十六七岁时就梦想着拍一部电影,讲德国一座戒备最森严的监狱的故事,那时候他看了一些新闻报道,“我只能说我得下跪感谢上帝那时候没让我拍成,因为那想法太蠢太幼稚。”他在《死囚》映后的现场交流中说。
  拍监狱的梦想一直存在,几年前他突然对拍摄死囚萌生了强烈兴趣,最令他入迷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怎么死。他们知道。”
  “你只有50分钟”
  佛罗里达州的死囚监狱里有大约400名囚犯,詹姆斯·巴恩斯是其中一员。1998年,巴恩斯因杀妻被判无期徒刑,判决下达7年后,因为在服刑期间皈依伊斯兰教,在这年的圣月“拉马丹”,他又供出自己1988年犯下的一桩命案,于是改判死刑。
  那桩命案在佛州被称为“烧床案”,一度相当知名。巴恩斯在佛州墨尔本市潜入一名女子家中,藏身衣柜偷窥,然后强奸、杀人,而后为毁尸纵火烧了卧室。
  监狱餐厅,光头、穿橙色囚服、戴重镣的巴恩斯坐在摄影机前。赫尔佐格的采访开门见山:“我理解你希望博得同情以获得改判,但(我的拍摄)并不意味着我必须喜欢你。我好奇的问题是,你在里边能看到天或者树或者小鸟什么的吗?”
  “我总在囚室里,与走廊隔着两道栅栏,3米开外有扇窗,但最多看到对面楼里的犯人。往旁边看,5米外的尽头有扇窗,能看到一些绿草,看不见树,七八百米之外可能才有树。”
  “能听见鸟叫么?”
  “听不见。我喜欢听雨打在房顶上的声音。”
  “你还记得最近一次雨点落在身上是什么时候?”赫尔佐格的提问这时更像一个记者。“应该是2002年了。是在一个敞顶的地方。”
  但赫尔佐格说自己并不像记者那样干活:“我不准备任何问题。深入观察他人的内心是非常有意思的。难处是你只有50分钟。狱方规定的面访时间是1小时,10分钟用来安装机器、打光,50分钟用来谈话。你必须立刻找到恰当的语气、融洽的状态,如果做不到就失败了。有个学电影的学生问我从哪儿学来的,电影学院不教这个……你必须会,必须找到办法了解别人的内心。”
  赫尔佐格首先要给狱中的囚犯写信提出采访拍摄要求,得到他们的书面邀请之后,才能联系狱方,狱方要批准。“联系德州是因为他们对媒体比较友善,会允许你拍摄采访。佛罗里达也对媒体不错,两个州都执行死刑。在押死囚人数最多的实际是加州,他们可以判但不执行死刑,于是牢里的死囚越来越多,目前有600个左右了。”
  同时也必须联系犯人的辩护律师。赫尔佐格通过阅读案卷选择拍摄对象,希望尽可能呈现不同个性的人,但一些他很感兴趣的囚犯拒绝了拍摄。“有个人愿意跟我聊,但最后一分钟他的辩护律师给我电邮说:不要聊了,我们正在上诉,而我的辩护对象特别容易说蠢话。”赫尔佐格立刻答应放弃拍摄,但要求留着这个机会,等合适的时机。
  约到人已经不容易,采访还随时有失败的可能。采访迈克尔·佩里时,聊到120秒,佩里突然沉默不语。赫尔佐格的心都提了起来:“这是个冒险的活,因为真的可能两分钟就完蛋了。”还好事情并没有搞砸。
  与囚犯的交谈他选择直来直去,“你要是在死囚的单人牢房里关上十多二十年,你从一英里外就能看出这个人是砣屎、那个人假惺惺。辩护律师总是假惺惺的乐观:我们还有机会;家人感情用事,拒绝接受儿女是杀人犯的现实。只要有个人跟他们有话直说,他们都会喜欢。”
  都是聪明人
  詹姆斯·巴恩斯几乎像是个剧情片里的角色,从他冷静专注的眼神里能看到他对言辞细节的斟酌。巴恩斯案件的检察官告诉赫尔佐格,与巴恩斯谈案子就像下象棋,他很擅长与控方进行猜灯谜式的对话:“我的律师会让我怎么处理?”“你觉得他会让你怎么处理?”“他会让我不说话吧,你觉得呢?”“怎么做由你自己定,要不要律师都是你自己的事。”
  “他只是想搅浑水。事情很清楚,他衣柜里有个死人而当时就他一个人在,谁干的呢?所以他的策略就是希望在我的回答里抓到漏洞,给诉讼程序制造障碍。他无疑非常聪明,熟知法律体系和刑事审判。”检察官说。
  1997年,因为吵架,巴恩斯掐死了妻子琳达,不知道怎样处理尸体,就放进衣柜,跑出去呆了几天。案发那天他自己在家,妻子的母亲、哥哥和嫂子来敲门,他说妻子要和他离婚,去律师那儿了。不到1小时,警察包围了房子。
  “显然在单人牢房里你有大量的时间一遍遍思考自己的案子,很多人也在监狱图书馆阅读法律案卷。”赫尔佐格说,“比如巴恩斯,他能非常流畅地跟你举出各种判例,诸如Faretta 判决(注:1975年的该案例在美国法律中确立了被告人的自我辩护权)。”
  赫尔佐格却在采访中偶尔调侃这个精明的囚犯。当巴恩斯提到自己从小爱吃烧烤的各种肉类,他问,“这跟你成为纵火犯有关系吗?”“不是吧?每个好厨子身边都有好多火……”巴恩斯说。
  第二章的主角汉克·斯金纳被控杀了女友和她的两个智力迟滞的儿子,他始终声称自己没干。斯金纳天生喜感,镜头前兴致勃勃滔滔不绝,说着话自己就常常笑起来。赫尔佐格对他的兴趣在于他曾离死亡如此之近,而且他对死亡之路的细节记忆无比清晰。
  2010年3月24日,四名狱警押着斯金纳前往行刑室。他所在的德州州立监狱科纳利监区未设行刑室,必须送到四十多英里外的另一监区。路上会经过一片湖,“我能闻到水的气味。”斯金纳告诉赫尔佐格。
  囚车是封闭的,他能看到狱警和他们配备的枪+-+-+支,非常内行地在赫尔佐格的摄影机前报出每支枪的型号。他看不见外边,却知道跨湖的公路桥很长,因为过桥时车轮每一次“砰砰”,就意味着汽车压过了一道桥梁伸缩缝。“那桥有46个‘砰砰’。”
  坐在离行刑室咫尺之遥的刑前羁押室,牧师已经来了。他能看到通往行刑室的走廊,看到注射床上固定手臂的支架,看到监刑的观察窗。斯金纳临死前胃口大好。赫尔佐格问他都吃了什么,他不停地说了足有40秒,连沙拉里的蔬菜和酱料都记得清清楚楚。
  然而离法定时间35分钟的时候,最高法院打来电话取消了行刑。
  第四章里从加勒比海岛移民美国的琳达·卡尔蒂想要孩子,自己因为年龄已经很难生,于是打起了即将分娩的邻居的主意。她唆使小混混劫持了生产刚三天的女邻抢来婴儿,却使女邻窒息而死。
  卡尔蒂在强制戒毒机构工作过不长的时间,“那种工作要求你有相当的市井智慧,老于世故,她嘴上说说就能让三个街头混混相信被害人家里藏了900磅大麻,真是令人瞠目。”赫尔佐格问该案检察官,她怎么做得到,检察官回答:“(利用人的)贪婪。”“我特别喜欢片子里的那一刻。”赫尔佐格说。
  “他们都特别擅长言辞。”当然死囚里也有智商特别低的,什么话题都说不好。一个牧师给赫尔佐格讲过这么个犯人,在刑前羁押室,牧师向他解释接下来的程序,进入行刑室,绑上注射床,然后如何如何,他竟然会问,完事之后我还干嘛?“所以你得挑人。”赫尔佐格说,“纪录片的选角其实很重要,要下很大功夫,很像要拍一部好的剧情片你必须选对演员。”
  本身就是了不起的电影
  几乎每个真实案例都让人觉得足以拍成精彩的剧情片。赫尔佐格也承认有这个可能,但自己还没认真计划过。“斯金纳的案子没什么,但人特别有意思;巴恩斯,绝对是极厉害的恐怖片,我相信他是女性的终极噩梦——裸体潜入她家,在衣柜里躲上4个小时,窥视她做家务、做饭、看电视剧、洗澡,然后现身,强奸、杀人,然后把她在床上烧掉。噩梦啊。”
  第三章的两个主角,约瑟夫·加西亚和乔治·里瓦斯都是著名的“德州越狱七人帮”成员。2000年12月13日他们成功地逃出德州守备最森严的科纳利监区,6天后在抢劫一家枪械店时杀死一名警员,40天后除一人自杀,其余悉数落网并判死刑。
  越狱前,这七人的共同点是几乎都背着漫长的刑期。加西亚因为跟人争女友杀人,被判50年徒刑;里瓦斯因多宗罪案被判了17个连续的无期徒刑,因为擅自把一辆维修工人的汽车开出两英里,又被加判了99年徒刑。
  “他们拿走了我所有的希望,这种情况下人什么都干得出来,有的人疯掉,有的人自杀,有的像我这么干……”里瓦斯在镜头前说,嗓音低沉,表情沉稳,“这些人很愤怒,决定越狱。这情节很吸引我,因为司法的极低智力含量和军队般的刑罚,本身简直就是部了不起的电影。”赫尔佐格说。
  从赫尔佐格最近的剧情片如《儿子,你都干了什么》和《坏中尉》来看,这些未来的剧情片值得期待。但他是个大忙人,很难说什么时候才会动手。他说自己2011年拍了6部电影,在一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片子里演了个坏蛋,他经营着自己的电影学校,3月初在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的惠特尼双年展,他还有件装置作品要展出。
  “我一般写得快拍得快剪得快,这次是个例外。”赫尔佐格说,“拍的时候每个人你只有50分钟,只有坐回到剪辑房,才有时间慢慢看拍到的一切,那真是给力。我和剪辑师乔·比尼都是严格的8小时工作者,但剪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们每天工作5小时就不行了。而且我们都复吸了。”
  人不应该被国家处死
  第一次访问巴恩斯4个月后,赫尔佐格和他的拍摄组获准再见巴恩斯。在第二次采访的前一天,赫尔佐格找到了巴恩斯的父亲——巴恩斯有十多年没与家人联系过了。
  赫尔佐格告诉巴恩斯,自己表明身份后他父亲立即拒绝了拍摄。再问巴恩斯的父亲有没有什么话想带给儿子,他想了又想,说:第一我爱他,第二我恨他犯的罪。
  “多谢。好久跟他没联系了,很好。”巴恩斯红了眼眶。“几年前,我回想自己的经历,写下了这辈子我做过的最可耻的事、最骄傲的事,然后是这辈子让我最伤心的事和让我最高兴的事。我想,最糟糕的莫过于我知道他还活着,却对我万念俱灰。这让我在很多年里一直低落,现在我感觉好多了。我理解他看到我罪行的丑陋,任何人这么说我都理解。你可以在这儿哭着说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抱歉,但最重要的事情是一个人为自己的行为100%负责。
  “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同情,我只是尊重人。”赫尔佐格反复强调,自己并不是人性化地表现囚犯,“他们的罪行是凶恶的,但他们并不是怪物。这是最根本的态度。我也不会把他们表现成无法无天的反国家反社会英雄,就是人。”
  影片每一章的叙事角度都不一样,但在采访当中赫尔佐格几乎问到每个囚犯他的梦想是什么。巴恩斯回答说:“我大多时间都在幻想得到现在没有的东西,比如自由,大热天我可以跳进大海,在干净的水里潜下去再浮上来,就像重生或清洗。我是如此肮脏,洗不干净了,我只能梦想着会怎样洗去污秽。”
  “如果你每天都在混凝土小单间里关23小时,只有一小时能在一个露天的笼子里呆着,你只能活在梦和幻想里。”赫尔佐格说,“他们的人性凝结在梦中,因此我总是迷恋这点。”
  虽然在每章的开头赫尔佐格都在解说中重复声明自己“尊重但不支持死刑”,他说自己并非想拍一部直接的反死刑电影。“德国人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在纳粹时期我们有过太多的死刑,系统化地杀死了600万犹太人。我认识的同代德国人没有一个不反对死刑。但作为一个德国人你也没资格告诉美国人怎么搞刑事审判。”
  影片拍摄到一个退役的行刑队长,在执行了125例死刑之后,他突然崩溃了。“事实上是由于一个女犯的行刑,在那次行刑的两天之后他突然不能控制地颤抖,止不住地哭。那是他一种挥之不去的强烈表达,无意识地反对着死刑。”在影片的每一个故事里,同样有反对死刑的态度悄悄弥漫。“很明显我认为,人不应该被你的国家处死,这件事一点争论的余地都不存在。一个国家,无论在什么形势什么时间,都不能以任何原因杀死任何人。”赫尔佐格说,“我认为惟一的例外是战争状态。

861
HD中字
凝视深渊
主演:沃纳·赫尔佐格,Jason Burkett,Michael Perry,Jeremy Richardson,Adam Stotler,Sandra Stotler
429
0.0
HD中字
生命海洋
0.0
上映时间:02月20日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
简介:

  《生命海洋》是IMAX1995年二月上映的反映大海的一部纪录片,它在呈现给我们海底美丽与神奇的画面以外更加侧重表现了人类与大海生生相息的关系,全片仅40分钟,但包括了很多内容:有介绍海底风光的绚丽画面、也有与大海拚搏人们的激情展现、还有研究大海科学家们的沉思,当然也少不了夏日里面海边俊男美女。在《海中颜面博览会》中,我们欣赏到了海底的奇幻世界,而在这部的反映大海的影片中,我们主要看到的是人类是如何与大海息息相关,人类是如何在大海的怀抱中生存,我们会看到岸边那白色的帆船随着日出划向大海的深处,伴着日落静静的停靠在岸边,我们还会看到原来依靠大海生存的土著部落现在是如何依靠科技设备带着下一代去领略大海的无穷奥秘,我们更会看到缤纷夏日中,不同肤色不通种族的人们尽情享受大海带来的快乐。也正因为如此,本片在观众中得到的评价是截然相反的,支持的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大海,这才真正表现了人与大海的关系,而反对的人们则要求更多的精美的海底画面。而导演Greg MacGillivray的拍摄本片的意图恰恰是着重表现人与大海的关系,正如片中的解说“大海就是生命之源”,本片主旨不在美丽的画面而在思考生命与生命之源的关系。

429
HD中字
生命海洋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
636
0.0
HD中字
请拍摄我:一个超模的日记
0.0
上映时间:02月20日
主演:Sara Ziff,Karl Lagerfeld,Nicole Miller
简介:

  在T型台上用猫步征服世界,是多少人羡慕的职业。可是魅力四射的模特们从业生涯中,这些美丽女孩在幕后的辛酸,在绝大多数时候,只有她们自己知道。美国顶尖名模茜拉·齐芙在日前推出了自己制作的纪录片《Picture Me》,《请拍摄我》,不仅展示了模特界的压力,更揭露了在风光背后的阴暗。据英国《观察家报》报道,这位现年27岁的模特,曾为Prada等多个时装名牌代言,她男友的初衷本想是用摄影机记录她不平凡的经历。可是随着她在行内的深入,她就越痛恨那些无时不在的“潜规则”,越想把它们晒在阳光下,给世人看一看。采访百位年轻模特她的纪录片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经历了五年的时间才拍摄完成的。其间她和男友多次在时装展上偷拍,还访问了数百位年轻模特们。茜拉的影片揭露说,模特这一行是色狼横行的地方,那些无耻的经纪人、制片人、广告商和摄影师们,像鲨鱼一样虎视眈眈地盘算怎么打未成年少女主意,而拍内衣广告的女孩,更像是夜总会里的脱衣舞女,毫无尊严可言。现在茜拉已经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她还在课余继续自己的模特工作,但是以决不影响学习为限。她在纽约租一个简单的公寓房子,平日里一洗铅华,别人很难看出她曾是拿高薪的超级模特。令她欣慰的是,她的影片受到了各大电影节的欢迎。该片的前半部分,是她本人的成长,后半部分充满了思考和压力。因为茜拉是个有经验的大姐姐,因而她的采访,往往比任何专业媒体更能让模特们说出真话。潜规则是常事一位美丽的女孩出现在摄影机前,这是一个名叫希娜·切何的模特在一个著名摄影师工作室里试镜。在试镜中途她被要求脱衣,希娜照做之后,那个摄影师也开始脱衣。原本的高档时装广告试镜,一下子变成了为色情杂志拍摄图片。希娜被要求必须做“性感”动作,并要求与摄影师有身体接触。当时希娜别无选择。到了第二天,希娜收到通知说,她被录取了。可希娜说:“我觉得难堪极了,所以我最终拒绝了这份工作。” 另一位16岁的女模特告诉茜拉·齐芙,她在拍照片的时候,曾被一个世界顶级摄影师性侵犯。那个男人在洗手间门口堵到了她,把她推回洗手间里。她当时吓得不敢动,也不敢出声,忍受了一切。可惜这个女孩在该纪录片即将在纽约首映的前夕,要求删去关于她接受采访的片段,也没有透露摄影师姓名,因为她说,她担心自己未来事业受阻。其实,茜拉·齐芙本人也是这样。她回忆说,她开始当模特时,只有14岁。天生丽质的她,小时候曾多次在街头遇到“星探”,试图招聘她当儿童模特,连她的父母都为她惊讶。后来,她接受了一位已经身为母亲的女经纪人的劝说,正式开始模特事业。可是就在她第三次试镜时,摄影师先要求她脱了上衣,又要她褪掉裤子。她说,那时候她还没有发育完全,还穿着印了卡通图片的内衣呢。可是摄影师根本无视她的年龄,继续要求她连内衣都脱掉。茜拉·齐芙说,差不多所有她接触过的女模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些女孩只有14岁,原本天真无瑕,可是那些比她们大几十岁的男人们,以“让你变得更性感”为借口,剥夺了她们的纯洁。而茜拉表示,她向世人曝出内幕,并不是要报复谁,但是要提请自己和同行们的反思:“拍摄内衣照是为了什么?我们的底线在哪里?你分明是在伤害自己,与脱衣舞女有何区别?难到为了丰厚的报酬,我们就要牺牲一切吗?我们付出的代价值不值得?” 高负荷工作摧残身心茜拉·齐芙告诉观众们,模特的生活表面光鲜,可是实际上,除了上镜的时候,其他时候并没有人管你是不是舒适和快乐。时装季里,模特们一天要疯狂工作20个小时,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弄得模特们变得越来越瘦,也越来越羸弱。 20岁时,茜拉已经是一名高级模特,收入也超过了在大学当微生物教授的父亲。可是她觉得自己的辛苦并没有换来人们的尊重,失去的不仅是健康,而且没有了自主和自我,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一个会走路的衣架。她觉得自己日渐从一个健康自信的少女,变成了疲惫不堪,满脸雀斑的木头人。于是她对制作自己的纪录片,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甚至因为偷拍别人不能看到的角落而被扣留和罚款,也在所不惜。

636
HD中字
请拍摄我:一个超模的日记
主演:Sara Ziff,Karl Lagerfeld,Nicole Miller
806
0.0
已完结
陪审义务
0.0
上映时间:02月20日
主演:詹姆斯·麦斯登,Alan Barinholtz,Susan Berger,Cassandra Blair,Rashida “Sheedz” Olayiwola,David Brown,科克·福克斯,Ross Kimball,普拉莫德·库马尔,特丽莎·拉法切,梅基·莱柏,Brandon Loeser,Edy Modica,Kerry O’Neill,Whitney Rice,玛莉亚·罗素,Ishmel Sahid,本·斯沃德,Ron Song,Evan Williams
简介:

  由《麻木不仁》“Steve” James Marsden领衔参与的《陪审义务》(Jury Duty)公开,剧集将于4月7日首播,首更四集,4月21日季终。
  本剧将会是一部以法院为背景、糅合纪录片元素的多镜头喜剧。
  它通过一位叫做Ronald Gladden的陪审员作为视角,记录了陪审团审判制度的内部运作。Ronald并不知道整个案件都是假的,除了他之外,每个人都是演员,包括James,而且发生的一切——法庭内外——都是精心策划的。
  这个高度保密的项目在去年9月首次被披露,将会是一个十分独特、类型突破、将整个故事置于陪审团进行裁决的观察;它会有点模仿Sacha Baron Cohen在《波拉特》以及其它作品(与他曾经合作过的几名制片人也在主创团队)、Nathan Fielder等节目的形式,依靠James与一些演员没有脚本的即兴互动、无法预测的既定走向创造效果。
  James早前和一群有着即兴喜剧背景的演员以及被真实传唤、担任陪审员的普通人进行了拍摄,并在洛杉矶南部的一个真实法庭完成了拍摄。这是在他于《西部世界》演出之外,抽空完成的。
  除去James 之外,其它较为人熟悉的演员包括《情何以堪》“Luke” Evan Williams、《最后的大亨》“Mary” Whitney Rice、《爱芯》“Xtra” Edy Modica、《大学女生的 性生活》“Eric” Mekki Leeper、和《保留地之犬》“Kenny” Kirk Fox。

806
已完结
陪审义务
主演:詹姆斯·麦斯登,Alan Barinholtz,Susan Berger,Cassandra Blair,Rashida “Sheedz” Olayiwola,David Brown,科克·福克斯,Ross Kimball,普拉莫德·库马尔,特丽莎·拉法切,梅基·莱柏,Brandon Loeser,Edy Modica,Kerry O’Neill,Whitney Rice,玛莉亚·罗素,Ishmel Sahid,本·斯沃德,Ron Song,Evan Williams
98
0.0
HD中字
在世界尽头相遇
0.0
上映时间:02月20日
主演:沃纳·赫尔佐格,Scott Rowland,Stefan Pashov,Doug MacAyeal,莱恩·安德鲁·伊万斯,Kevin Emery,Olav T. Oftedal,Regina Eisert,David R. Pacheco Jr.,Samuel S. Bowser,Jan Pawlowski,William Jirsa,Karen Joyce,Libor Zicha,Ashrita Furman
简介:

  这部纪录片的编剧、导演和旁白均由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来担当,记录了他与剧组前往南极洲拍摄当地生物、居民以及独特地理风貌的历程。这部纪录片并不是一部关于南极著名的企鹅的影片,而是去探索南极的人类生活,以及壮丽神奇的南极洲美景。他们前往由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会南极计划部门运作的南极洲最大的科学研究中心——位于罗斯岛的麦克默多站进行拍摄,在当地采访了一些在作业、后勤、IT和维护等方面提供支援的成员后,他们陆续前往海豹基地、潜水营地等南极洲人类扎营的地点,沿途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做了很多包括细胞生物学家塞缪尔·宝泽(Samuel Bowser)、动物学家占·保罗斯基(Jan Pawlowski)、企鹅研究学者大卫·安利(David Ainley)等在内的简短访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拍摄探索的并不在于展现科研领域,而在向大众揭示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本片提名2009年第8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98
HD中字
在世界尽头相遇
主演:沃纳·赫尔佐格,Scott Rowland,Stefan Pashov,Doug MacAyeal,莱恩·安德鲁·伊万斯,Kevin Emery,Olav T. Oftedal,Regina Eisert,David R. Pacheco Jr.,Samuel S. Bowser,Jan Pawlowski,William Jirsa,Karen Joyce,Libor Zicha,Ashrita Furman